防控放松了吗?有必要坚持核酸吗?官方回应

日期:2022-11-17 17:53:48 / 人气:219


不再需要判断紧密衔接,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将风险区域调整为“高、低”类别,纠正“一日两检”、“一日三检”等核酸检测不科学做法,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品储备...二十条优化措施公布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项优化措施已在各地实施。如何划定风险区域?如何判断秘密、时空伴侣等?有必要坚持核酸吗?围绕实施过程中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做出权威回应。
问题一: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否意味着放松防控?会不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
答: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也不是放手或“躺平”,而是要适应疫情防控的新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突变的新特点,坚持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政策,进一步增强防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这些调整是根据各地疫情防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相关评估数据做出的。近三年来,根据全球疫情和病毒变异情况,结合我国疫情防控的实践经验,我国根据情况对防控措施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每一次调整优化都经过反复判断和科学论证,确保积极稳健、风险可控。
二十条优化措施是比较科学准确的措施,稳中求进,小步不停,符合中国国情。这些调整要求更加规范、更加快捷的防控,把重点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落实到位,坚决取消取消,充分利用资源,提高防控效率。
问题2:有人反映自己所在的地方提出了“社区暴发区”“社区传播明显区”等。提出20条优化措施后,如何划定风险区域?
答:二十条优化措施将风险区域由“高、中、低”调整为“高、低”。在科学准确控制风险区域的前提下,将控制范围和人员降到最低。
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实际应用和今年7、8月份的评估,中等风险区阳性检出率约为3/10万,风险极低。为了尽可能减少控制区域和人员的数量,取消了中等风险区域的指定。
第二十条根据优化措施,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工作场所和活动频繁、疫情扩散风险高的活动场所等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域。高风险区域一般以单位、建筑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区域划定为低风险区。高危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感染病例,降为低危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域要及时解封。
问题3:有人反映,判断有紧密联系、时空伴随等多种。根据不同的判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防疫措施?
答:密切接触是密切接触者的简称。一般是指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在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在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第九版防控方案列出了9类密切接触者,包括共同生活的人。
二十条优化措施明确,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的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实行代码管理,任何人不得外出。同时要求及时准确地确定密切接触者,不再确定密切联系。
时间和空间上的随行人员是疫情相关场所的暴露人员。根据第九版防控预案,要求对转移后的此类人员进行“三天两检”,及时排查。
无论采用何种控制方法,控制时间均从人员的最后暴露时间开始计算。对于控制时间,起始时间应以判断为最后一次暴露的时间为准,不应从追踪这一密切联系的时间算起。
问题4:目前部分城市在减少核酸检测点的同时,要求出入公共场所必须出具核酸阴性证明。很多人都在关心:核酸检测需要坚持吗?
答: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疫情发生后,基于流向调查,明确传播链清晰,不存在社区传播。不需要对区域内所有人群进行核酸检测,只对风险区域和重点感染风险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从而进行快速疫情处置。
第二十条优化措施进一步强调,在无疫情地区,要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预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和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只在疫情底数不清的情况下进行,如传染源和传播链不清、社区传播时间长等。
第二十条优化措施还要求,应制定核酸检测具体实施办法,重申和细化相关要求,纠正“一日两检”、“一日三检”等不科学做法。

作者:高德娱乐注册登录平台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高德娱乐 版权所有